返回首頁 | 返回本書目錄 |

 

詩篇第一百十二篇

 

第一一二篇 敬虔的作為

  這是以哈利路亞為起首的三篇詩中,居間的一篇。更重要的是,它為兩篇密切相關之字母詩的第二篇(見一一一篇的註釋{\LinkToBook:TopicID=670,Name= 第一一一篇 神的作為}):前一篇是論神與祂的作為,後一篇則是論屬神的人。有時這兩幅圖完全重疊;我們可視本詩為:將前一篇的最後一節予以發揮,陳明敬畏耶和華所得的福。

  1. 開頭幾節萬里無雲,是敬虔人昌盛的簡雅之圖,讓人想起約伯記起頭的記載。這個人不單家道興盛,並且自己品德高尚──這方面以後的經文將描述,但從這裡已可看出,他的敬虔不是出於義務,而是出於熱忱。喜愛1b節)或許是上一篇的回聲,因「凡喜愛的」(一一一2)一語,就是使用這個動詞。對這個人而言,神的話語滿有吸引力,就像愛好自然的人被祂的創造吸引一般;祂命令一詞,意味這人注意實際的事物。神的旨意與呼召抓住了他。

  23. 舊約十分注重家庭的延續,這可以修正我們過分的個人主義。由於人的驕傲和自滿(太三9),這一點也會遭扭曲,可是從其正常的狀況來看,是神所寶貴的,且為祂所用(參創十八19;提後一5)。本節的應許似乎都在物質方面,但若仔細讀,則會看出其中講道德與靈性的用詞,因此這一切都成為善的工具。地上(和合本:在世)需要強盛的人,而如果這些人是有德之士,財富能在這樣的人手中,則何其有幸!

  他的公義3b節)很值得注意,作者默默將其與神的義相較,因這一行完全重複一一一3b516。在這兩篇詩中,它都是論到所行的公義之事,沒有一事可破壞;第9節又再度提起這行,給予這件事雙重的肯定。

  4. 詩文逐漸顯明,這個人的善能推己及人。RSV 本節中這點不夠清楚,因為最好的解釋,是視本節為前面圖畫的持續,皆以義人為主題,即:「他在黑暗中興起,成為正直人的亮光;他有恩惠、有憐憫、有公義」517。如此,第4節又是與神的大膽比較,引用了一一一4b(正如以上所提的3b節)。

  5.以下 此處將這個有錢人的特殊美德呈現出來,即慷慨施捨,這是第89節的主題,但第4b節已約略可見。藉著發揮這一點,本詩很實際地對付擁有錢財的引誘,其中之一就是濫用金錢帶來的權利,所以不單要讚美借貸者的施恩(5a節;參 RVNEB),還要讚美他的公平(5b節,RSV他按公平處理事情;和合:他被審判的時候,要訴明自己的冤),因他比借款人強許多,享有太多優勢518。另外一個網羅是害怕(78節),因為富人會遇到許多不測之事(參,7節,兇惡的信息),也會樹立仇家,遭人謀害(810節)。應付之道是站在神的一邊(7b節):不是光期待事情有轉機,而是信靠耶和華(詩三十七篇等,將這一題目發揮得更多)。神所應許的,不是多得好消息(至少暫時如此,不過終久還是會有佳報:8b10節),而是堅定的心。更準確地說,是堅固的心:得建立(7b節,直譯)、受支持(8a節,直譯),不是因有勇氣,而是因更美的事實。

  第三個誘惑是吝嗇。整篇詩都反對這點,尤其是第569節,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九9引用了第9節。那段經文和本詩一樣,都認為最穩妥的路是大膽的路。此處所注重的,是能存留的事,因此敢於施捨的人將被紀念(6節),其善行必流芳千古(9節;參,3節)。哥林多後書的慷慨更驚人,是在「極窮之間」的基督徒所顯出的(林後八2);其中多多施捨的觀念,取自本篇第9節(他慨然施捨,和合:施捨錢財),好像撒種於田,期待將來的豐收,因此那裡強調豐盛的收成及廣佈的喜樂(林後九912),就是這善行的回報。

  10. 本篇的相伴之詩以耶和華為主題,最後一節邀請人來回應。而本篇則在闡述此一回應之後,指出其他生活方式的苦毒、短暫、無益作為決定性的結語。

 

516 TEV 將這字在此譯為「興盛」,第9節譯為「仁慈」,一一一3譯為「公義」,則使其意混淆不清。

517 RSV 在第4b節插入「主」,作為其主詞,這樣「修改」經文,缺乏支持。NEB (除了調換4a4b 節的位置之外)與 JB 對經文比較忠實。

518 但第5a節可能是指貸款不求利息(參 JB),第5b節也許指「誠實作生意的人」(TEV),或「能在法庭站立得住的人」(參 BDB)。希伯來文譯為「公義」的字,可有好幾種含義。──《丁道爾聖經註釋》